为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落实成效,巩固“护河爱水 清洁家园”行动成果,罗源县河湖管护中心联合凤山镇政府,于近日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河岸侵占种植物专项清理行动。此次行动以“还岸于河、还绿于民”为目标,通过实际举措捍卫河道生态环境,全力推动实现“河岸无‘菜’,碧水长流”的美好愿景。
![]() |
![]() |
行动当日,凤山镇方厝村河段一派繁忙景象。晨光下,罗源县河湖物业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分工协作,有的使用镰刀、锄头,清除占用河岸的农作物和杂草;有人将清理出的杂物集中装袋、搬运;还有人负责现场巡查、拍照取证,确保清理到位、不留死角。
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此前多个河段的河岸侵占种植物被彻底清除,河岸恢复了原本的整洁面貌,整个河道焕然一新。
“这些私自开垦的菜地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危害很大。它们会影响河道的水流速度和水质,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我们必须及时清理,确保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罗源县河湖管护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为切实巩固整治成果,严防侵占种植现象死灰复燃,罗源县河湖管护中心着力构建长效管护机制,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入手,织密河岸保护网。
一方面,持续加强日常巡查与联动执法。增加巡查频次和范围,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对全县范围内的河岸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一旦发现侵占种植行为,第一时间通报并处置,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另一方面,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河道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意义,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随着专项清理行动的顺利推进,其带来的积极生态效益正日益显现。清除侵占作物后的河道,行洪断面得到有效恢复,水流更加顺畅,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河水水质监测指标呈现出向好趋势,水体透明度增加。
如今,漫步河畔,但见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河岸两旁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构成了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这一可喜的变化,不仅优化了区域生态环境,也为各类生物提供了更佳的栖息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来此安家觅食,鸟鸣声声,为罗源县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灵动之美。
“现在的河边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水干净了,岸边也整洁漂亮了,成了我们每天饭后散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看着这景色,心情都跟着变好了!”一位正在河边步道漫步的当地居民满脸喜悦地分享着他的感受。
罗源县河湖管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整治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罗源县将继续在河湖生态治理上持续发力,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智慧化。“我们的目标,是让罗源县的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让‘河岸无菜、碧水长流’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可感的生活图景。”该负责人坚定地说道。
罗源县的河湖治理实践,正以“清一条河、绿一岸景、美一座城”的行动,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在不久的将来,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岸坡,将成为罗源最亮丽的生态名片。